我们该如何对待老鼠蚂蚁蟑螂等ldq
提示:点击↑上方消灾祈福放生会订阅
本博主按:以下文章分别转自清静心的博客及一心念佛网站。末学再供养诸位有缘一个小故事。印光大师传记中有一段记载:印光大师早年所住房间有跳蚤蚊虫等,小侍者拟为其清除,印祖不许,他说,我的德行不够,叫它们留在此处,令我有所警惕。迨大师七十岁以后,房中昆虫皆绝迹。此实乃印祖慈悲之心及精严戒行所感召。各位有缘得见此文,不论学佛与否、相信六道轮回与否,请先试着“换位思考”。先古圣贤言“已所不欲,勿施予人”。一切有情物命皆贪生怕死,也皆有灵性及感情。我等每日离不开衣食住行,它们亦离不了求饱食求安住,何以我等所需即是光明正大,理所当然,它等所求即是损人坏物,非祸即害?以它们所见所思所想所感,我们所行甚或够得上残暴冷酷、自私自利,岂不为大“祸害”乎?!
我们该如何对待老鼠、蚂蚁、蟑螂等
索达吉堪布
《善说海》的作者无著菩萨,就是利益众生最典型的例子。他老人家的传记中说:有一次,无著菩萨门口来了一位得严重畜癞病的乞丐,他的身躯早已失去光泽,其坐垫等物密密麻麻遍满了小虱子,大小便也完全失禁。众人见后不禁恶心、呕吐,纷纷要求他不要在此地久留。
无著菩萨目睹之后,大悲心顿时油然而生,眼泪簌簌落下。他把那又脏又臭的乞丐领进屋,还把那些沾满虱子的坐垫、衣服等物拿进来,将自己好一点的衣服马上送给他。接着,尊者开始用身体给小虱子们作布施——在虱子窝里一住就是两三天,以致浑身上下到处爬满虱子。
很多道友看见之后,觉得非常不忍心,祈请尊者停止此种行为,但尊者并未听从他们的苦劝,依然在行自他相换。无奈之下,他们把尊者的一位上师蒋阳顿有请来,劝尊者放弃此举,否则对身体有诸多不利。无著菩萨闻言,即以《本师传》中的一首偈颂作答:“仅依此肉身,亦能饶益他,我发如此愿,当具广大果。”他老人家经常用这些教言勉励自己。
我们也可以想一想,自己遇到可怜肮脏的乞丐时,是怎么样对待的?可能很多人嗤之以鼻,根本没有想这是众生、这是痛苦,自己应该去解除众生的痛苦。很多人认为这是大菩萨的行为,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与自己的修行、成就、名声有关,很多人就争先恐后,而默默无闻地牺牲自己、帮助众生,现在很多佛教徒极不情愿,发心与行为背道而驰。华智仁波切说,三界众生虽然不想受苦,欲求安乐,可是因为无明愚痴,根本不知道快乐的因——行持十善业,反而行持痛苦的因——造各种恶业而抛弃自己永恒的幸福。所以,有些人的行为特别可怜,对今生来世都没有意义。
话说回来,藏传佛教中无著菩萨的行为,无独有偶,汉传佛教也有一位唐代的昙韵法师,常年居于五台山木瓜寺,独自一人住在瓦窑里。衣服破旧不堪,遍满跳蚤和虱子,法师一任它们吸咬,寄生在自己身上。当地土蚤很多,附在身上,他也不排除,一直用身体的血肉作布施,长达四十多年。
我家乡也有一个罗西喇嘛,他一到夏天,就每天到森林里面去,脱下上身的衣服,一边坐禅,一边用身血布施蚊子。太阳落山以后,他才回到寺院。你们可能也知道,藏地的蚊子在七八月份特别大,不像汉地的蚊子那么小。去年我们去草地上,很多道友身上有蚊子时,使劲用披单赶,赶完了以后,还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尽管可能没有打死,但那种态度根本不把它看作生命。其实那种蚊子在藏地比较多,修行人在对待众生方面,还是应该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现在有些所谓的佛教徒,看见老鼠就打,看见蚂蚁、蟑螂,就倒开水或喷杀虫剂,这是非常可怕的。前段时间,深圳有一位居士很苦恼,他问我说:“我这里有很多白蚁,怎么办?”我告诉他:“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杀害!有些大德说杀害也可以,念个咒语就行,但这绝对不可以,它们是有生命的,如果这样杀害,根本不是佛教徒。”昨前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他虽然没有杀害众生,但白蚁都已经不见了,现在屋子里也比较舒服。
确实,现在汉地类似的情况比较多,但这些众生毕竟也是生命,我们应该想办法。如果是真正的佛教徒,那暂时可以不住在那里,想办法在外面住几天,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人不至于愚痴到除了杀生以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吧。所以,今后在生活过程中,只要牵涉到众生的痛苦,自己务必要注意,否则,大乘的名称和意义都已经失去了。
总之,只要是众生,我们就要帮助,不能伤害,这两个原则务必要掌握。有些菩提学会的道友,以前没受过系统的佛教教育,光是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佛教徒”,这是绝对不行的。行为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否则一边吃活的生命,一边说自己是佛教徒,真的特别可怕。尤其是现在的南方人,吃众生好像没什么感觉,好多人认为非常正常,因为自己从小就在海边一直吃,现在继续吃下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人有这种概念,看起来特别特别可怕,他们虽然牙齿很白,但牙齿的尖尖上有很多血点儿,跟魔王、魔女没有什么差别。我们都觉得魔王魔女好可怕,有长长的爪子、尖尖的獠牙,其实到餐厅或菜市场时,有些人甚至比魔王还厉害。魔王害众生的话,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原来也讲过这个故事,但人却从水里直接拿来就吞下去。这些行为完全缺少悲心,缺少悲心的话,所作所为不会入于大乘之道。
大悲心是最好的“驱鼠药”达真堪布文章来源:大圆满法网站不要伤害任何众生,应该对他们恭敬供养,因为他们本性是佛;也应该为他们慈悲布施,因为他们也是我们可怜的父母,有情的众生。
家家都有老鼠、蟑螂、苍蝇、蚊子这些众生。很多人都特别痛恨它们,一见到它们心里就讨厌得不得了,苍蝇一飞来,就想打它们。不要这样,好好发心,“这也是你们家啊,来吧,没事,咱们一起住。”宽容一点,吃东西的时候也扔给他们一点,他们自然就会离开。发心一定要到位。心里讨厌得不得了,却在嘴上花言巧语,肯定不管用。
要发自内心地,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它们为什么闯到你家呢?为什么让你不愉快呢?其实不是他们闯到我们这里来,不是他们来抢占我们的位置,而是我们抢占了它们的位子,是我们曽经伤害了它们。我们应该好好地对待它们,好好地照顾它们,与它们好好地相处。
这些众生,比如苍蝇来了,我们见了应该非常高兴,“哎呦,亲爱的,你来了,快来快来,请坐吧!我现在有点儿忙,你自己到厨房,爱吃什么就吃什么,随便啊!”应该这样。你若能有这样清净真诚的发心,你们之间的恶缘就会消失了,它们自然而然就会离开。对这些老鼠、蟑螂、蚊子也一样,主要就是发自内心地慈悲。我们当中也有一些人,有这样的经历,一发心这些众生自然而然就离开了。
面对一切违缘障碍都是,你有一颗真正的慈悲心,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谴除障碍,才能去除违缘,才能圆满布施波罗密多。若是你发心不清净的话,不会得到这些功德。
怎样对待偷吃粮食、四处搞破坏的老鼠?
净空法师
问:弟子在净宗学会的道场担任法宝流通的执事,最近法宝仓库出现了一些老鼠菩萨,并且咬坏了公务车的电线。请问可否把道场共修后剩余的菜饭,供养这些老鼠菩萨?这些道场里的食物属于常住物,会让这些老鼠损福报吗?
净空法师答:这是应该的,这释迦牟尼佛教我们的。佛陀当年的僧团每天出去托钵,托钵吃剩下来的都布施畜生,在野外的这些鸟兽,都布施供养牠们。佛不许可这个饭留着明天再吃,不可以,这是什么?这讲求卫生。隔夜的饭吃你容易长病,你长病要人家侍候,多麻烦,所以佛弟子不吃隔夜的东西;可是现在有冰箱,可以储藏,从前没有冰箱。这我们吃剩下的东西,一定供养这些畜生。那老鼠也是畜生之一,应当接受供养,这没有问题。
问:是该供养牠们,让牠们继续在仓库出入?或是捕捉牠们,皈依之后带去放生?
净空法师答:这个事情,我们这么多年来经验很丰富,你可以跟老鼠沟通,你供养牠们的食物,不许牠们损坏这些法宝,牠会听话。我在澳洲,我们有很大的菜园,我们在菜园里面种的蔬菜,可以供养道场三百人,每天吃有三百人,你就晓得菜园多大。我们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水果树很多,我们指定几棵树专门供养鸟的,鸟来的时候你吃水果,就吃那几棵;其他的不可以,要留给我们,很合作。这小动物常常到菜园来吃菜的,我们也留了个角落给牠,那是供养你们,你们来的时候天天到那里吃,那个地方我们也天天照顾它,供养牠。很合作,没问题,很愉快,所以我们的菜长得都特别好。你要有爱心对牠,所有一切动物都有灵性,统统可以沟通,连蚊虫蚂蚁都可以沟通。我们做这个经验太丰富了,希望大家好好的来学习、来推广。
问:万一牠们有任何破坏法宝,或常住物的行为需要背因果?
净空法师答:是,牠们是背因果,你也有责任,你没有照顾好。不要把因果责任都推给牠们,我们自己要跟牠好好的交流,不能感应的时候,是我们诚意不够,至诚就能感通。你诚意不够的时候不行,你真有诚意,行,没有问题的。
问:家里有蟑螂蚂蚁怎么处理?
净空法师开示:你们在家庭里面,特别是厨房,蟑螂蚂蚁这些小虫很多,学佛的同修都来问我怎么办?沟通,跟它交朋友,彼此互相尊敬,互相帮助,问题不就解决了?不能杀,愈杀愈多,结的冤仇愈结愈深,愈结愈广,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搞不完,一定要沟通。“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动物会懂的。我跟它们沟通,我遇到它们都合掌,“蚂蚁菩萨,蟑螂菩萨,我们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环境,希望我不障碍你,你也不障碍我。”它来都找东西吃的,“你需要吃的东西,我供养,我供养在院子外面”,真的都去了,一个看不见了。不可以杀!所以你要懂得,它到我们房间里面来,也是来观光来旅游的,它也是来看新奇,用这一种心看待它,欢喜!我们跟它欢喜,它对我们也欢喜。昨天有个同学来告诉我,他跟我讲一个真的事情。他有一天在自己家里厨房,有一大堆的蚂蚁,在以往他就会把蚂蚁清除掉,杀掉了。听到我讲经,告诉他蚂蚁通人情,他就试验,他说:蚂蚁菩萨,我现在通知你,明天我这个地方要清扫,希望你能够搬家,要不然明天的时候,你命就没有了。他到第二天早晨去看,一个蚂蚁都没有,真的搬走了。很有道理!所以,你们在家里头遇到一些蟑螂、蚂蚁这些东西,千万不要杀,诚心诚意,你跟它说话它懂。
佛弟子怎么处理蟑螂、蚂蚁?
净宗法师
答:这些事情都是很缠扰。介绍一个方法:就是可以跟它们商量。这些动物都是有佛性的。慧净法师有一个例子,他住的地方也有很多蚂蚁,他一开始很仔细地来照顾它们,垃圾桶、厨房的台面上都有,这样生活很不方便。法师就说:「我是一个念佛修行人、出家人,在这里住着,虽然再怎样照顾,都会伤害到你们,最好我们彼此不要妨害,你们换一个地方,搬一个家,将来我到极乐世界成佛,回来度你们。」讲完之后,还是跟平常一样念佛。结果发现家里蚂蚁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成群结队。法师也没办法,只好走路绕开它。它们在干什么呢?它们在搬家,搬了七天才搬完,一直浩浩荡荡搬到门口。后来法师每天就放点儿小米,放在那个地方,给它们自己去搬。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有一位莲友告诉我:他是在超市工作,超市里有很多食品,有老鼠来咬破。他也是念佛的,感到很麻烦,晚上咬破了也不好卖。他就每天跟老鼠唠嗑,就说:「你呀,应当要听话,不要来咬破……」然后每天也给它放一点儿食品,放在旁边。结果老鼠大概是一个月、两个月都不吃架上的东西了,就专门吃他准备的瓜子儿啦、快餐面啦,而且嗑的瓜子儿都吐得很整齐,放在旁边堆着。又过了一段时间,连这个也不来吃了,就走掉了。那么,也是念佛,跟它来讲。这个都是很有感应的,有诚心就好,尽量护持这些小动物的生命,不能因为小,就觉得可以随便打杀,那还是杀生。问:消灭害虫是否要受果报?净宗法师答:要受果报。问:药物、微生物研究的科学家,用了大量的动物做实验,会不会遭受果报?净宗法师答:会遭受果报。所以,世间的事情都是不清净的,都是利益一方就损害另一方,当然就有果报了。你赚钱,他亏本,亏本的就不乐意了;「你身体健康了,把我吃掉了,当然我就不乐意了」。所以,世间进退两难,没有一件事情是清净如法的。按佛法来讲,都是「杂毒之善」,都杂,不纯粹。佛法才纯粹,往生净土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问:怎样正确地放生?这里问到放生的问题。净宗法师答:放生,当然要提倡戒杀放生。现在这个时代,杀生业特别重,所以,老法师(注:慧净法师)这里有印莲池大师的《戒杀放生文》,而且屡次印、反复印、长期送,非常好。作为我们每一位佛弟子,也应当身体力行。在现在这个时代,你想放生放得那么圆满,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让十方众生放到西方极乐世界,离开阎罗王的掌心,到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得到莲花化身、无量寿命──这才是根本的。除此之外,在这个世间放生,你就做不到那么圆满。有人担心说:「哎呀!你看,买来放了也要死啊,人家还要捕去呀……」确实,这个世界,功德都是有为、有漏、不净,不是彻底圆满的。但是,也不因为这一点障碍我们的善心,我们可以善巧方便。比如说这个动物啊,当它恐惧的时候,我们来搭救它。我是觉得,在放生的时候,不必事先广而告之。因为我曾在九华山呆过,九华山有一次放生,我就感觉到有一定不足的地方,因为每到四月初八,还有其它的比如七月十五、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寺院就会选这样的日子,组织大家比较大量地放生。因为长期如此,当地的鱼贩就有数了,四月初六、四月初七,他们就到长江去捞,四月初八还有很多人驾着小船等着你放,放了他就捞。既然有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避开这个时间,不一定选这个时间,让人家不知道,悄悄地放,这样就相对的好一些。
杀害毒蛇毒虫一类动物是否犯戒?
李炳南老居士
问:杀害毒蛇毒虫一类的动物是否犯戒?(振邦)
答:他不犯人,何必害他?既起杀心,又作杀行,非犯戒而何?岂不闻安禅可制毒龙,说法能驯猛虎乎?纵力不及,对此凶毒众生,防之避之可矣。如必执著杀掉,方为究竟除害,然则凡受邪淫戒者,何不尽将生殖机构一例宫去?以此为邪淫之工具也。思此便释然矣。(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倘有人见到恶蛇要咬小孩时,是可杀是不可杀?若不杀者,孩子会被咬死,若杀便是破戒怎样好?(林善缘)
答:要咬是尚未咬,此时何难驱而去之。但能止暴,岂在杀伤。若袖手旁观,反失悲悯心矣。或是恶蛇顽抗,不妨击之,彼自畏去。(出处同上)
问:养猫顾家,猫若伤死老鼠,饲主有罪否?(李永茂)
答:譬如养虎伤人,主人岂能辞咎?然猫亦是一个生命,既养矣,宜每天饱饲其食,项上挂铃,使鼠闻而先避,则三全其美矣。(出处同上)
问:佛戒杀生,对于老鼠,蚊,蝇等害虫是否亦在戒之列?(桂引杏)
答:凡属众生,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彼已堕落恶道,为鼠为蚊蝇是极苦矣。当生悲悯心,若再杀之,何异遇落井者,从而下石乎?(出处同上)
问:佛教最忌杀,盖一切有情众生俱有佛性,与我平等。然则如蚊蝇跳蚤之类,为疾病媒介,不杀将为害人类健康,乃至无法生存;杀之又与佛理相悖(此点僧众意见也颇不一致),故社会人士挑剔佛教最著者亦为此点,认为佛教有违科学常识。老师高见如何?(罗剑仁)
答:天下万事,互相矛盾,岂只此一端,要在善巧防范而已!如必提倡杀彼存己,即是造成斗争之途,达氏谓之竞争生存,实则是竞争死亡也。若讲平等,则万物应当并育不害,儒家尚有此思想,非独佛一家之觉也。倘知防范,便一切解决。佛理本自圆融,不须呆板汉意见分歧,而事情挑剔者,更不足重视。防范之道,其理至微,相安无事,舍此无他。君如不信,今拟一问,请看古今有国者,后之亡国,不亡于外敌,即亡于内乱,是外族及内民,皆为国之害物,若预为保国计,应当先将外族及内民一律杀掉乎?(出处同上)
*以上资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对此内容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