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在上海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上次去上海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候,追随北上南下、东进西退的大军,我们也曾去上海寻找发展的机遇,可终因职业和专业受限,与上海擦肩而过。这次,我因受病痛折磨,前去上海求医问药。国庆假期,与学生聚会,席间突发胃痛,不能饮食。学生刘君(安徽省农商行高管)见我不堪其苦,便再三医院看看。于是隔天刘君便有心安排我与王君相聚(王君亦是我的学生),王君现为复旦大学教授,可能在上海有一定的医疗资源。王君见我体弱多病,形容憔悴,殷切邀我上海一行。上海,乃世界级繁华都市,方方面面皆处巅峰,医疗水平更是国际水准,令人仰望。我心怀感激,抱病欣然前往。月13日,天气晴好,温度适中。上午8点,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前往上海。原本准备我和先生两人自驾前往。出发前,我们已做好功课,诸如主线走哪条高速,途径哪些城市,中午在哪个服务区用餐,几点入城可以避开行车高峰,投宿哪家宾馆办事最为方便等,甚至穿什么衣服、备什么行装都考虑周全。先生一向着装随意,皆以舒适为准,但这次很仔细,准备了一套藏青毛料西装,小心折叠,置于爱车后备箱中,他且笑曰:盛装出席是对亲朋故友的尊重。儿子听说老爸一人开车(我不会开车),行程几百公里,耗费六七个小时,坚决要求请假陪同。儿子在移动公司就职,是个中层干部,管理网络通讯工程,事务繁忙,不能轻易离岗。我们怕影响儿子工作,婉言谢绝他的好意,但他说他们公司老总是个孝子,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毅然放弃升职的机会,老总也倡导员工孝顺父母。我们被儿子公司领导温暖的故事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一家三口一同前往,两个男人轮换开车。出发前夜,儿子请好假,安排好手头工作,独自驱车一个半小时赶回家。原来单位领导的生活态度、人格魅力对员工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啊!儿子今年三十有几,儿子的儿子已上小学三年级,儿子的女儿刚上幼儿园,无论事业还是家庭,现在都是他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仨亲密相处的时光已经很久远,而今天我们仿佛回到了从前,三人同处一车,说了许多一直想说都没有时间说的话。其实我很想对儿子说声“对不起”,他小的时候,我忙于工作,忽略了他的许多感受,加上年轻任性,无知无畏,有时候夫妻间闹矛盾,也完全没有顾及他幼小的心灵所受到的种种伤害……但面对已为人父的儿子,还是没有说出口。所幸的是,我的儿媳性情温和,从不与儿子发生正面冲突,对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柔情似水,只讲道理,不打不骂。如今,我已在中学做了几十年班主任,看到了太多家庭教育的悲剧,深深懂得:只有夫妻恩爱、亲情浓郁的家庭才能培养出热情开朗、阳光向上的孩子!车行经过铜陵、宣城、广德,一路上青山如画,绿水相送。我们一会儿大声说话,一会儿静默赏景。车内温情荡漾,其乐融融;车外野花灿烂,白云流淌。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我没有一丝疲惫之意,有时候还兴奋得像个孩子。其间收到王君两条短信,一条曰:老师,您今天平平安安地来,明天高高兴兴地回。另一条曰:平时请老师来上海请不到,这次老师您就假装来看病,实际上是来成全我们上海一批学生夙愿的。多高明的说话技巧!多贴心的安抚之语!至此,我的病已愈大半。下午3点左右,我们经上海市中环路入城,大约3点半住进预定的宾馆——全季宾馆。刚过4点,王君就亲临宾馆迎接我们。他告诉我们,医院检查的事宜已安排妥当,约了两位专家给我诊断,一个是资深的,一个是年轻的,医院消化内科的大牛。为了彻查我的病因,王君调动了他所有的资源,另将我已有的医院消化外科主任,胃科“一把刀”徐医师,让他帮忙诊断。他还告诉我,医院他会全程陪同,他说我运气好,正巧遇上他明天没有什么事。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一个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兼授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怎能正常工作日没事呢,他一定是专门请假陪我的,他说得轻描淡写,只是为了让我不要有压力,轻松去看病。我从教已近四十年,教过的学生千千万,如果人人都如刘君、王君这般情深意重,我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像是回到了家。他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且我只为他们授课一年。是夜,我睡得踏实,有王君的倾力相助,有一流专家的精确诊断,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月14日,我们起得很早,洗漱完毕,从宾馆出发,医院。考虑检查的需要,我未用早餐,空腹前往,医院旁边买了早点,胡乱应付了一下。7点40医院的门外。医院,第一眼看到的是门诊大楼外s形人流。距离大楼仅几步之隔,但聚集的人成百上千。为了防止人群密集拥堵,医院采取各大火爆旅游景区的做法,设置s形通道,让人流回环、缓冲再进入门诊大厅。s形人流,就像一条老态龙钟的长蛇缓缓涌动。正当我们为此情此景而惊叹时,王君打来电话,医院门口,被堵在公交车上,让我们在门外等他。医院候诊或陪护的人都佩戴了口罩,王君也为我们准备了口罩。进入门诊大厅,我们又吓了一跳,整个大厅像新开业的大卖场,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只是比卖场有序、温和。每一个窗口前的队伍都很长很长,每一列队伍都宛如一条长龙扭动着身躯,一头扎向那个小小的窗口。整个大厅,十余条长龙朝着同一个方向,用同一个节律舞动着身体,像极了千人广场舞的定格,煞是壮观!王君、先生和我分列三支队伍,谁先到窗口就在谁那边办卡缴费。我们踏着队伍的节奏,一点点挪动,好不容易从龙尾移到龙头,结果被告知,第一次来就诊的人需要到特定区域、特定窗口去办理。三个人,一个小时,前功尽弃,得重头再来。王君抬腕看表,发现跟专家预约的就诊时间已到,他匆忙上到7楼,去找专家解释事情原委,调整就诊具体时间。专家不恼,将我的就诊时间后调了一个小时。我和先生继续排队,我们也不恼,心里还窃喜:其一,医院就诊者如此众多,可见其医术之高、声誉之好;其二,医生办事坚守原则,但又不失人情味,可见其医者仁心;其三,王君来此也不多,真真是为我破例,可见其情谊深厚。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便满溢温暖、感动和信任,至此,我的病又愈了三分之一。10点左右,我们办理好手续,带上预约通知去7楼消化内科看医生。专家确实年轻,才刚40岁,但学识深厚,资历不浅,医院博士毕业,曾赴美国德州大学交流学习,现已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只看他镜片后那双明亮的眼睛,就知道他睿智、仁爱,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他仔细查看了我此前的检查资料,详细问明了我的病症表现,认真解答了我郁结在心的一切疑惑,最后很肯定地给出了诊断。最让我难忘的是,他在为我分析病因的同时,还轻声细语、循循善诱地对我进行了心理疏导,鼓励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叮嘱我日常饮食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又至此,我的病几乎痊愈。出黄医生的办公室,我大概是跑着、跳着出来的。老实说,我的肠胃不适,从出现症状到现在已有八九个月了,跑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医生,但没有一个医生像年轻的黄医生这样细致、严谨、周到。我想:医院之所以誉满全国,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黄医生一样德艺双馨的医者,医院充满着温情,闪耀着光芒!将近12点,我们又到3楼去看预约的老专家,老专家给出的结论和黄医生的一模一样。候诊、就诊共费四个多小时。其间,我因没吃早餐,身体疲乏,王君为我跑上跑下、忙前忙后,又是找座(医院人多,找到一个座位十分不易),又是找水;他还仔细地给我讲述他的传奇人生和家庭遭际,以此转移我的注意力,缓解我的心理压力。他的故事就像他的为人,充满温度。下午2点,我们再去医院排队拿药;第二天上午8点,我们按照黄医生的叮嘱,又去医院补做了相关检查。至此,有关肠胃不适的求医问药完毕,谢天谢地,无甚大碍。15日上午9点,我们从医院出发,医院,医院患者云集的情景。我因双手手指上患有顽固性湿疹,受其困扰十多年,医院皮肤科全国一流,一直没有下决心专程来上海一看,这次既然来了,不想错过机会。下午1点,医院。这里的皮肤科1点半开始行诊,我们排队取号花费一个半小时,等候就诊又花费一个半小时,医师诊断仅用了两三分钟。她只瞄了一眼我的手指,就说出了病因,开出了药方。我们拿完药,就万事大吉了。电子屏幕显示,医院皮肤科门诊一下午放出两千多个号,候诊大厅的人摩肩接踵,挤挤挨挨,别说座位了,就是找到一小片立足之地都不容易呀!是夜,我睡得香甜。来一趟上海,一石二鸟,太值了!我还有什么理由睡得不香不甜呢?月15日上午9点,我们在医院做完检查,压在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已经彻底卸下,于是,我们决定去医院皮肤科看医生。由于时间充裕,我们打算忙里偷闲,顺便逛逛上海,体会一下大都市的繁华。首先我们选择乘坐公交。出医院,步行至55路公交车站。两元钱上车,经过十多个站台,最后在外滩站下车。55路经过上海老城区,我们从车内看向车外,街道分明比以前更宽,更美,更干净了。原有的路中绿化带不见了,车道大多改建成双向六车道。取代绿化带隔开双向车道的是铁栅栏,栅栏上面用立柱顶起花盆(一根立柱顶出一个花盆),花盆高出栅栏1米左右,每隔几米就有一个这样的花盆,均匀分布。花盆的形状有圆形托盘式的,有方形盒子式的。花盆里红花绿叶,格外亮眼。远看,高出栅栏的这一溜排花盆,宛如一朵朵出水芙蓉绽放在车道的中央。近看,每一盆花,都分两层,外层是藤状的绿色植物从四周披挂下来,中层是一律向上怒放的殷红花朵。两边车道与人行道相隔之处,是一字型排开的小巧的柜式花坛,花坛里姹紫嫣红,娇嫩的花儿在风中轻轻摇曳。街面是沥青铺就的,乌亮乌亮的,不见一片纸屑或落叶;街道两旁,任何一个角落皆不见垃圾箱之类的陈设。老城区的楼房并不高大,色调沉稳,一墙一门都散发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楼房与街道相映,使上海这座城市,古老而又不失时尚,年轻而又略显沧桑!上午10点,我们在外滩下车时,天上正飘洒着濛濛细雨。走上大堤,清风夹杂着细雨扑面而来,风柔柔的,雨甜甜的,顿时,一种浪漫的情愫在心中悄然洇润。立于大堤之上,展现眼前的是:黄浦江“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浦东新区“高楼竦峙”,“撑持天地”;东方明珠电视塔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浦东大地。从一个角度看,江水半环着浦东,整个浦东像一艘巨轮,在江水中犁浪前行,而那一座座摩天大厦就像是巨轮上升起的片片风帆。这时,我在心底呐喊:浦东将要远航啦!也许是这霏霏细雨陡增了人们的雅兴,大堤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有中年夫妇携手在雨中漫步的,有年轻的母亲撑着雨伞带着孩子来观察生活的,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沐浴风雨操练太极的:一切是那么静默、恬淡、和谐!我们心境澄明,完全沉浸在这一片风雨画图中。先生兴致高涨,随机邀请了一位路过的姑娘,借她的巧手为我们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雨中合影”。上海人是热情的,为了拍好照片,姑娘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我们,反反复复地拍,变换角度地拍,一直拍到她和我们都满意为止。不一会儿,雨停了。抬头看天,天空像刚刚被水洗涤过一样,碧蓝碧蓝的,远处有几朵棉絮似的白云停泊在天幕上,湿漉漉的,仿佛能挤出水。突然,一架银色的飞机像一只大鸟展开翅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她是那么清晰、明亮,好像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伸手可摘,但其实她离我们很远很远,远得使我们“只见其形,不闻其声”。这样的美景在我们居住的小城实属罕见。接着我们选择步行,从外滩出发,步行至医院。步行的好处是可以边走边看,可以看到乘车看不到的小街小巷的风貌。听说沿街步行至目的地,大约有十公里的路程。尽管现在出行,“导航在手,行走不愁”,但要不走弯路,还得时不时地停下来问路,好在上海人热心,无论问到谁,他们都会彬彬有礼地指点你。10点半从外滩出发,要在下午1点半之前赶到医院,其间,我们有的是时间,完全可以轻松自在地行走。一路上,我们看到了鳞次栉比而又千姿百态的建筑:有老上海青砖灰瓦的阁楼,有电视剧里看到过的价值连城的老式花园洋房,有现代的灰白色的多层商居楼,有色泽亮丽的超高层的电梯居民楼,还有不少西方教堂式建筑。有时候在街道的转角,冷不丁撞见一扇黑漆漆的大门,仔细看却发现是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上海的建筑足显其大度、包容、开放的气质。我们路过一条小吃街,各种花式小吃,应有尽有。午饭时分,街道上到处散发着诱人的稻米鱼肉的芳香,这让人一下子产生了饥肠辘辘的感觉。我们选择了一家牛肉面馆,一人要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付账的时候才知道,在我们小城十五元一碗的牛肉面在上海也只要二十元,可上海人的年平均收入应该是我们的三四倍呀,难怪许多人都向往上海,原来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啊(当然不包括买房)!走在街巷中,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街道的洁净无尘。无论是车水马龙的大街,还是寂静无声的胡同,看起来都是一尘不染的纯净。传说在日本皮鞋只管穿不用擦,一直锃亮锃亮的。我想,上海已与那样的传说很接近。我们亲眼目睹了一个细节,一个老者因身体不适,咳嗽了几声,噎在嗓子眼里的痰不能不吐,只见他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叠卫生纸,小心地接住吐出的痰,再谨慎地折叠好卫生纸,然后将折叠的卫生纸放到自己的手提袋中。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上海大街小巷不见垃圾箱的原因了,原来每一个上海人都用实际行动呵护着她的洁净和美丽呀!最后,我们选择乘坐地铁。下午4点半,医院就诊结束,我们先乘2号线,再转乘10号线,至五角场站下。进入地下,别有洞天:灯火通明,秩序井然;不见服务人员,只有清一色的乘客;各种标识、字牌一目了然。乘坐地铁,有两个优势——自动、高效。自动售票,自检入站,电梯上下,就连购买水、食品等亦自动投币、自主取件。站台之上,电车风驰而来,电掣而去,靠站停歇也不过一两分钟;进入电车,真正体会了呼啸而行、一闪而过的感觉,站与站之间“秒至”,十几站的距离也不过十几分钟的事。乘坐地铁的多为年轻一族,跟电车的快速相比,行走在通道之中的年轻人倒是不紧不慢、悠悠闲闲的样子,这让他们看起来知性、优雅、有涵养。下午5点半,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顺利返回全季宾馆。回顾这一天的经历,我们地上地下、风里雨里、车行步行,既遍览了上海的繁盛与巨变,又尽享了二人世界的清闲与安逸。04我和先生都是中学教师,虽说我们一生平平淡淡,无所作为,但我们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其中许多人已是业界翘楚,功成名就。上海是国内顶尖人才聚集地,就业和发展的空间大、机会多,我们的学生自然也有不少在这里打拼。我们二十年来一次上海,想见的人很多,但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只能放弃各种念想,轻轻地来,悄悄地去。临行前,先生只和他的首届学生孙君取得了联系,向他说明了去上海的行程和目的。正巧孙君和复旦王君熟识,二人一拍即合,随即安排好我们在上海的所有事宜。10月13日下午3点半入住全季宾馆后,王君即来酒店迎接我们,闲聊片刻,就领我们去了孙君预定的酒店——“顺风五角场店”,酒店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步行不到十分钟。参加宴会的共9人,6点之前大家陆续到位。我们之外的7位全是我们的学生,一拨是我的首届,一拨是先生的首届,只有一位例外,她今年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现就职于上海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她是我届的学生,也算是另几位的同门师妹,我带她来参加这个宴会,主要是希望几位师兄师姐对她多加提携和关照。7个学生当中有一对是夫妻,妻子朱君是先生的学生,丈夫姚君是我的学生(我没有亲授过他的课),两人的老家一南乡一北乡,就读的中学一东向一西向,大学也非同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是什么样的缘分使他们相遇、相识再相知、相恋了呢?但事实不能不让人感叹:有些人、有些事就是天意!姚君在上海有自己的实业,生意做得大,财力很雄厚;朱君为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是个贤内助。余君是先生的学生,大学跟我们一样,读的是中文系,曾经做过教师,后来辞职不干了。前些年,他是阳光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年来上海发展,旗下拥有三家独立的公司。因贡献突出,上海市按特殊人才引进政策,解决了他家人落户和子女就读的问题。目前他的事业云程发轫,蜚英腾茂,如日中天。江君是中学数学教师,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就职,年前后通过竞聘,携妻带子落户上海,现在上海市重点中学——杨浦中学任教,且是该校金牌数学教练。因教学成绩突出,声名远播,令人景仰。孙君毕业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在部队已是团级干部,转业到上海,现从事街道行政管理工作,处级干部。孙君为人真诚忠厚,重诺守信,古道热肠,乐于助人,适合做老百姓的工作。疫情期间,他一直奔忙于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万家安宁,是个不折不扣的党的好干部。最后说说王君。他是我教过的优秀学生之一,专业是经济类,四十一二岁,就被复旦大学聘为经济学正高级教授,成为大有可为的年轻的经济学学者,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由于自小受父亲的熏陶,他酷爱文学,喜欢写作,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放弃作各种各样的写作尝试,已出过数本散文集。值得一提的是,当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全中国14亿人被迫蜗居在家时,当一些人因隔离憋出生理或心理疾病时,他却孕育出一部优秀的作品——《言他:桐城往事》。该书第一版上市三天,册线上销售一空,第二版火速推出,可谓创造了年出版界的奇迹。众多作家、文艺评论家阅读文本后强力向读者推荐,称这是年中国原创乡土写作的一个有影响力的事件。终端读者好评如潮,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亦指名让国内朋友快递此书以解思乡之愁。此外,王君的书法造诣颇深,作品曾在海外巡展,赢得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赞誉。他是我的骄傲,更是整个桐城人的骄傲!图为王君在创作分享会上签字赠书宴会开始前,大家自我介绍,相互插科打诨,气氛已酝酿成熟。宴会开始后,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渐趋亲切、自如。刚开始,大家都还憋着口音说“桐普”,喝着喝着就忘乎所以,全说方言了。在发现方言更适合表达后,干脆来了一场方言桥段大比拼,个个争先恐后地讲述童年迷人的故事和故乡绝美的风情。酒过几巡后,一个个脸红耳热、心花怒放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春青岁月。其间王君讲述了一段经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惊人的记忆力和高超的文学再现力。他说:“我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十四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两分钱一份的清水煮白菜都吃不起,一日三餐就着咸菜下饭,更要命的是无论米饭还是稀粥,都填不饱肚子,饥饿的感觉困扰着你,让你心神不宁,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更别说好好读书了。其时,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饱肚子,别再让自己挨饿。记得那时,每天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奔向食堂,为的就是能打到带有锅巴的米饭,因为锅巴用开水泡一泡体积更大,可以让你吃得饱一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食堂还克扣学生的米饭,名曰半斤,实则不足四两。可以说,饥饿是我高中三年的恶梦。食堂里的师傅手握瓢柄,仿佛对人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不仅对学生横得很,就是对老师也丝毫不客气。有一回,一个刚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女教师,对着打到碗里的鲊粉肉说了句:‘怎么都是肥肉啊,精肉哪里去了?’师傅怒怼道:‘年轻人吃肉挑肥拣精,怎么不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啊?’女老师觉得委屈,当场就哭了。”王君话说到此,问大家:“你们猜猜,那个被气哭的老师是谁呀?”这时候,我才想起这事还真是有的,那个被挖苦被嘲讽的年轻女教师正是我呀!然后大家一阵哄笑,有人提议说:“大家为老师干一杯呀!感谢当年那个食堂师傅,他的激励让我们老师越来越优秀了呀!”……这场酒宴,既是一场师生久别重逢的聚会,又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会。是夜,我们在这温暖、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难忘的四个小时。10月14日下午5点,江君开车,和王君一起来全季酒店接我们,然后去浦东“上海人家”就餐,做东的是余君。是日,余君在此有两拨接待,一拨是老家桐城的父母官,一拨是我们——老师和同学。两拨人被安排在相邻的两个包间里,席间,为了照顾周全,他就两个包间来回地跑,真是难为他了。酒宴上,我还遇上了一个学弟,他和我是同一所初中毕业,比我晚一届。学弟刘君,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从小就是学霸,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开挂,卓尔不群。现为上海市一所实验中学的校长,上海市中学数学首席教师,大名鼎鼎奥赛教练。为了赶来和我们相聚,他来回坐地铁,耗费4个小时也乐在其中,这份情谊令人感动。席上,家常俚语频出,幽默笑话不断,酒饮酣畅,交谈甚欢。尤其是先生和王君情趣相投,不知不觉就称兄道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了。是夜,我们又在这温暖、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了难忘的四个小时。10月15日下午5点半,王君接我们去了“新龙华酒店”。做东的是江君,刘君也参加了此次宴会,并带来了两瓶他珍藏已久的美酒。酒酣处,我向大家讲述了刘君的初恋故事,刘君也很洒脱,不避讳,不掩饰,仿佛回到了少年,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当中。这天,我们吃的是上海醉螃蟹,喝的是陈年佳酿,这真是难得一遇的高品质宴会啊!宴会结束又是夜间十点,离别的时候,各位又赠送我们珍贵的礼品。面对诸君的盛情款待和殷勤馈赠,我们惴惴不安,深感受之有愧啊!10月16日上午9点,我们驱车返回。有感于这几日的相聚,我在回程的车上就哼出了一首打油诗,录出来,聊表谢意。沪上见首届诸生沪上相逢霜染鬓,痴绝不改尽乡音。我虽卑位君高任,青胜于蓝可自矜。上海之行历时四天三夜,本意是看病,结果却成就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此次旅行,不仅让我们重温亲情,重见友情,更让我们收获了一份经岁月淬炼的单纯美好的师生情。其实无需用文字,作为中学教师,我们的最好作品就是这些德才兼备、情意深长的学生!先生亦为此行赋诗一首,附录于此,以示纪念。。申城携妻诊疾有感老病相求岂怕羞,携妻强作外滩游。良言入耳蛾眉展,美酒经喉热血流。世事无常云变换,人间有爱水清柔。感君送我通关牒,遍访名医不用愁。

?精华推荐?

忘不了村口那条小河

人勤舌尖爽

山高水长挂车山

远处有座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