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必武麦克尤恩蟑螂的非自然叙事及其政
作者简介|PROFILE
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
摘要:通过戏仿卡夫卡的经典作品《变形记》,麦克尤恩在小说《蟑螂》中以人虫之变的非自然叙事模式,讲述了主人公吉姆·萨姆斯由蟑螂变形英国首相并推行让金钱倒流的“逆转主义”的故事。作品引发了一系列让人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最核心也最终极的一个问题莫过于为什么麦克尤恩笔下的主人公是一只蟑螂?这一问题在文本层面上表现为经历人虫之变的吉姆遭遇身心分离即身体与眼光的脱节,产生了对自己是谁的身份困惑以及变形所为何事的焦虑。对此,麦克尤恩一方面通过让吉姆以内聚焦的方式凝视一只正在地上爬行的蟑螂,使之在他者镜像中完成了蟑螂身份的自我辨识,另一方面通过混合运用“解叙述”和“非自然心理”两种叙述策略,揭示了“逆转主义”的“复仇主义”本质。本文指出,作为“一个古老传统的政治反讽”,尽管《蟑螂》的讽刺矛头直指英国脱欧事件,但其终究无助于当下英国的脱欧之争。将蟑螂作为笔下的主人公,麦克尤恩意在暗讽对脱欧行为的合理解释不外乎是英国政客脑子爬进了蟑螂而导演的一出闹剧,同时希冀借助这一非自然叙事样式,让无奈的人们至少可以“在黑暗中发出一阵野蛮的笑声”。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蟑螂》;变形;非自然叙事
针对“你如何评价作家在政治话语或社会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作家在这些问题上会发出何种声音或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英国知名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给出的答案是“一旦被卷入在任何事情上都发表见解的名人论点文化,作家不得不小心。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某些政治问题与你个人关心的事物有所交叉的时候,发声有时候是重要的”进入新世纪之后,麦克尤恩以身示范,不断以其小说回应当下政治与社会热点问题,持续发声。从《星期六》()中的“9·11”事件、《追日》()中的全球变暖,到《甜牙》()中的“监控门”、儿童法案》()中的“阿什亚·金”案,再到《我这样的机器》()中的人工智能,俯拾皆是。纵观当今英国时局,“脱欧”(Brexit)无疑是最令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