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一千万郑州人,请与命运放手一搏
前言:
新年总是好的,好在了一个“新”字。
好在无论如何,年终于要过去了。
去年本院的新年贺词,,让阳光打在脸上!现在光想想这个标题,多少都有点令人不胜唏嘘。
我不是神,我没有猜到新冠疫情,我更没有猜到它会这么严重。一年时间,夺走了全球千千万万的生命,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在新冠病毒面前,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脆弱,如此渺小,如此慌张,如此焦虑,如此狼狈。
去年文章刚发布,就有粉丝留言:问什么叫“打”在脸上,而不是“照”在脸上?
这有点仔细考究“推”和“敲”的味道。
之所以当时用“打”,可能只有在黑暗中呆得久的人、长期没有见到阳光的人,才能体会到。
狭义上的郑州人指在郑州长居,拥有郑州户口的人,主要可以分为:郑州土著、新郑州人。
广义上的郑州人包括所有在郑州工作和生活的人。
这是一个乱云飞渡的时代,这是一个人心浮动的时代,这是一个蜚短流长的时代,这是一个三观颠覆的时代,这是一个分道扬镳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时代,这是一个和平弥足珍贵的时代。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坏时代。
01
如果你问我,我来郑州最难忘的一天是哪一天?
我会告诉你:年9月14日。
那个凌晨4点左右,我从南阳新野一个人先坐“麻木车”(三轮车),又坐汽车,最后坐火车,第一次来到了对我来说北方最远的城市——郑州。
夜色朦胧中,我看到了当时号称郑州最高的地标建筑——格陵兰大酒店。
一晃26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新郑州人”。
人到中年,始明白人生其实是一个轮回。
N多年前,应该还是在我读高中时,一个亲戚对我说:你作文写的好,将来可以写字为生。
兜兜转转,我最近几年竟然真成了这位亲戚说的“写字为生”。
回顾年,《韩林院》有成长,有不足;有成绩,有遗憾。
在这一年里,本院共发布原创作品篇,总发布文章数达到篇。
一个粉丝年给我说,他喜欢看《韩林院》的文章,因为你们不是文字的搬运工,而是有灵魂的深度创作者。
截止到年年底,转发《韩林院》文章的平台,大大小小已超过大约40家。
年,本院比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就是,累计接受粉丝买房咨询超过名以上,并成功帮助粉丝买房数十套。
帮人买房,善莫大焉。
02
年,我们每天继续行走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上,继续奔波在郑州城市的各个新区中。
我们不无惊喜的发现:郑州,美了,绿了。
郑州的街头变得更干净了,更整洁了,也更有秩序了。
大部分街道的店铺门头“整容”一新,新划出来好多的斑马线前汽车礼让行人。
郑州年给我最大的印象,一个是变年轻了,一个是变的有味道了。
卡尔维在其名著《看不见的城市》中这样写到:你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不在于它有其中获其始终风景,而在于它对于你的问题提示了答案。
年,我们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关于郑州这座城市的种种,有时候令我们欢喜鼓舞,有时候却令我们忧心忡忡。
除了中原科技城千亿产业规划出炉外,郑州初步形成了七大产业:电子信息工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家居和品牌服装制造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铝及铝精深加工业和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两个亿级产业集群,智能手机产量约占全国七分之一,速冻食品占全国60%份额,客车销量约占全球七分之一。
未来的两个龙头产业:电子信息(港区)与汽车及装备制造(经开)。
12月26号上午11:18分,郑州地铁3号线、4号线开始运行。
加上之前开通的1、2、14、5号线,年郑州共开通运行6条地铁线。
千万级人口大郑州,地铁改变城运,地铁改变楼市,地铁改变楼盘。
城市框架越大,地铁的作用就愈加凸显。
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变成一座“地铁跑酷的城市”。
决定一座城市兴衰的三个核心要素:产业、教育和人才。
年郑州在某些方面获得了长足的提升和进步,年是郑州城市焕新的一年,年是郑州“大五环”呼之即出的一年。
庚子岁末,韩院长参加一个饭局,总共也就6-7个人,其中竟然有2个海归(1个剑桥博士,1个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博士)、1个。并且都是80后,甚至85后。
我们不出去走走,总以为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03
年郑州楼市是颇为不平静的一年,也是颇为跌宕起伏的一年。
楼市“卖房如卖白菜”的高光时刻不再,更多是细水长流的零敲细打。
有惊喜,但惊喜不多。
整体来说,年不能算是郑州楼市的“牛年”。
盘整蛰伏跌跌撞撞是年的主旋律,主色调。
总体概括来说有如下10个特征:
1.主城区崛起,价值回归;
2.区域分化加剧;
3.改善盘初次备受市场争宠;
4.楼盘分化加剧,学区房学位房吃香;
5.四房时代到来;
6.地市买房人撑起了“半边天”;
7.渠道寡头时代元年;
8.房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9.买房人更趋于理性和专业;
10.卖生活方式和卖场景大于“卖房子”。
现阶段和未来一个时期来说,房地产还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千斤顶、助推剂、主力军。
年中国房地产无论是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差,尤其是在全年疫情严重冲击各行业的情况下。
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查找一下。
未来房子的空间凸现三大价值:
·资产价值
·功能价值
·精神价值
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着一个暗流涌动的巨变,“九化”是这个巨变最为显著的标签:
1.场景化;
2.科技化;
3.社群化;
4.去地产化;
5.生活化;
6.人性化;
7.前置化。
8.体验化;
9.服务化。
不止一次有地产圈朋友问我:您对郑州楼市怎么看?
我的回答是:谨慎乐观。
人活着,总是需要点乐观精神的,不乐观,就很难活出点精气神来。
过分乐观,有时往往容易乐极生悲,下错棋、走错路、摔跟头。
平稳健康发展基本上是年郑州楼市的基本声调。
存量近身厮杀时代,其实给买房人带来很多机遇。
年如何买房?
刚需根据自己的预算和工作、生活半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区域,早上车。
改善根据自己对环境、户型、面积、品质、学区、配套、换房时间等要求,当然还有自己的预算,挑选最能满足自己核心需求的好房子。
豪宅主要考虑品质、物业和后期兑现能力、保值增值能力,加仓最能传世的楼盘。
重点强调一下,投资一定要买改善!买改善!买改善!
无它,只有改善才能具备接盘溢价功能,而绝大部分刚需盘都不具备。
04
韩院长年来到郑州,当时的郑州城市人口是约.6万人;年,郑州城市人口约.9万人(根据官方数据)。
年,郑州人口正式突破万人。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郑州这么些年来突飞猛进,迈入全国中心城市的行列?
除了政策、地理位置、交通、河南一亿多人口等因素外,韩院长认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郑州这座城市潜移默化水滴石穿“拼”的精神,“搏”的精神,“创”的精神。
也就是一种在我看来,是“小卒”精神。
中国象棋中最不起眼看似最没用的是小卒。
本来一无所有,本来光着脚,本来在“车下”,本来在山脚下。
星转斗移,沧海巨变。
无数人的命运和郑州这座城市的命运休戚与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怕昨天,还是在大学校园埋首苦读的莘莘学子;
哪怕昨天,还是在老家农田里挥汗如雨的农民;
哪怕昨天,还是在异乡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
哪怕昨天,还是在工地上灰头土脸的工地小工;
哪怕昨天,还是在高楼大厦奔走如飞的外卖小哥。
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奇迹,只有日拱一卒的脚踏实地的拼搏努力。
你认为的偶像和榜样,不过是破茧成蝶改变自身命运的自我传奇。
结语: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加倍给他让他多余。
这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
除了时代红利和国家红利,城市红利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最大红利。
遗憾的是,年中国城市竞争如火如荼,不同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而“南盛北衰”是一个既残酷又无奈的新城市战争格局。
比如一个很现实的课题就是:郑州,何时能有一所自己的的世界百强大学?
这三个问题值得所有郑州人认真思考:
郑州城市的明天会好吗?郑州楼市的明天会好吗?
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命运会好吗?
清朝文康先生在其作品《儿女英雄传》中如此说“命”和“运”: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人生命运和造化如此不同,所谓“甘罗十二为相,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孔明初出茅庐,范蠡泛舟西湖”。
时代留给郑州城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机会,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这就是一千万郑州人的无惧挑战,勇敢向前。
为了爱情,为了财富,为了房子,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梦想,为了为了。
怂人面前全是坎,强者面前无沟壑。
我命由我不由天。
愿更多的郑州人能够不悔、不惑、不忧、不惧,先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活成你本来想活的样子。
愿更多的人能够选择留下,一起发现郑州这座城市的美好。
愿更多留下的人能够锐意进取,不懈努力,和郑州这座城市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愿更多的人能做一个持续精进的成事者,做一个先利他再利己的奋斗者。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郑州,这座城市从来不缺少小胜小成的人,而是更缺少大胜大成的人。
就把年所有的不如意和不愉快抛在脑后吧!
就让年新年的钟声敲得更激荡悦耳些吧!
热爱生活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年,愿你眼中有光,心中有爱。
贝多芬在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
告别庚子,拥抱辛丑。
人生,绝大部分的路,都需要一个人走。
每一个郑州人,请你一定与命运放手一搏!
郑州买房投资咨询,请添加韩院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