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哥李延荣辞去公务员,到山上养8亿只
蟑螂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流传度更高的称谓“打不死的小强”。这个称呼便是用来形容它生命力的顽强。由于它繁殖力和生命力极强,再加上蟑螂生活的地方,大都是一些阴暗潮湿之所,所以人们对它的观感普遍不是很好,甚至将它和老鼠一般看待。
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智慧,竟然将蟑螂变废为宝,并且因为养殖蟑螂得以发家致富,赚的是盆满钵满。这个人便是李延荣,著名的“蟑螂先生”。
珍贵的蟑螂
根据估计,李延荣曾经饲养过8亿多只蟑螂,这个数字是多么的惊人。这也让我们不禁好奇,李延荣到底用蟑螂做什么呢?首先,李延荣通过实验发现,蟑螂可以处理垃圾。在每天早上的时候,前一天剩余的食物垃圾便会被送到李延荣的工厂进行处理。通过机器设备,食物垃圾变成糊状,通过特殊的管道送进蟑螂的饲养室,由这些蟑螂负责处理。
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由于李延荣饲养的蟑螂数目庞大,所以日常活动时便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温室环境。李延荣便在蟑螂的饲养室上种植了各种蔬菜瓜果。这样一个毫无成本的温室环境也帮助李延荣进行了二次创收。
当然,李延荣的致富之路还没有完。蟑螂的生命并不是无限长的,他们也会有生老病死。如何处理死去的蟑螂便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李延荣在这个问题上再次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知道蟑螂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所以他将死去的蟑螂磨成粉做成蛋白粉饲养动物。而且,他自己同时开设有养鸡场,这样做既为他省钱又让动物的品质更好,是一箭双雕的做法。
同时,蟑螂的身体也是可以入药的,包括它的粪便都是可以用作肥料的。蟑螂其实利用得当,便是宝贝。李延荣正是抓住了这点,拥有了不少的财富。
那可能有人会担心,蟑螂体内充满了细菌病毒,万一蟑螂出逃或者发生病毒感染,岂不是要为祸人间?大众的担心是有理由的,但请放心,李延荣已经处理好了。工厂配备有完善的消毒系统,工作人员的防护也十分到位。
为了防止蟑螂出逃,李延荣在工厂外面修了一条河道,并在河中撒上鱼苗。一旦蟑螂出逃,蟑螂便会被河中的鱼儿吃掉。
蟑螂致富这个主意不是那么好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再加上,李延荣其实是山东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在北方,蟑螂的体型其实普遍偏小,也不是特别常见。那么,李延荣是因为什么样的事情产生了这个想法的呢?
《蟑螂先生》
李延荣发现蟑螂致富密码,其实是机缘巧合的事情。在没有成为企业家之前,李延荣在国企上班,工资虽然不算太高,但好在稳定,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一天下班后,他陪着女儿看电影,电影的名字便是《蟑螂先生》。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李延荣便对蟑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阅资料他发现:蟑螂其实不是那么的百无一用。蟑螂和老鼠不同,它不是吃人类的东西,只是吃腐烂的东西。同时,蟑螂还可以作为药物,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毒消肿等。这让李延荣对蟑螂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件事也为他后面人生的改变埋下了伏笔。
三年之后,在一次单位午餐的过程中,李延荣发现食堂每餐之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剩饭。处理这些剩饭通常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没有二次利用的途径,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其实,不止是食堂,只要涉及餐饮业的地方,便会产生一些废料,处理起来通常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此,李延荣灵机一动,想起来自己曾经了解过的蟑螂,既然蟑螂以腐食为主,自己养殖蟑螂处理垃圾是否可行。
尤其蟑螂的繁殖能力还非常强大。就算你将蟑螂踩死以泄心头之愤,只要蟑螂肚子里有虫卵,那些虫卵只要活着,可能被留在地上,也可能被留在角落里,蟑螂便会爬满房子的各个角落。而且,蟑螂离开母体反而会加快它的生长速度。所以,只要饲养成功,那蟑螂的数目将十分可观,那未来处理垃圾的成本将会变得十分低廉。
李延荣这个想法是非常值得人称赞的。既解决了食物残渣的处理问题,同时也利用了蟑螂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这让垃圾处理的成本不会太高,同时也将蟑螂这一害虫利用起来,是一件保护环境的好事。可以说,如果李延荣的想法实现,便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既然有了想法,李延荣很快便付诸行动,开始了实地调研。但,现实很快让李延荣失望了。他发现市面上养殖蟑螂的人少之又少,即便养殖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李延荣决定自己亲自试试,看看蟑螂养殖这件事是否可行。
李延荣先回到家里,捉住几只蟑螂做垃圾实验。他将蟑螂养在透明的实验器皿中,每天投喂食物残渣,顺便观察它们的行动轨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延荣有了很大的收获,也坚定了他做“蟑螂生意”的决心。
李延荣发现蟑螂可以将每日投食的残渣全部都消灭干净,他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商机。但饲养蟑螂,那么恶心的玩意,这在当时被很多人所不理解。李延荣并没有理会来自外界的质疑。
在李延荣创业的初期,他选择在家中养殖蟑螂。但是,我们知道蟑螂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所以没过多久,李延荣的家里便爬满了蟑螂。虽然创业获得了成果,李延荣很是开心,但家里老是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家里人对他的行动也颇有微词。长此以往,家里肯定是没有办法住人的。
所以,李延荣思虑再三之后,选择在山上租了个小场地来饲养蟑螂。同时,李延荣在解决了饲养蟑螂的问题之后,开始学习和研究如何回收垃圾以及如何利用蟑螂来处理垃圾的方法。同时,他也不断辗转于全国各地,考察蟑螂养殖区,学习产业链的建设。李延荣在一点点地为他的商业版图做着准备。
辞去公职专心研究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李延荣所需要花费在这上面的精力越来越多,这导致他几乎没有什么空余时间。对于他的本职工作,李延荣有点应接不暇。所以,他下决心,辞去了自己的“铁饭碗”,专心进行蟑螂研究。
对李延荣自己来说,这个决定做得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一份体面而又稳定的工作,对于任何人来说诱惑力都不算太小。好在李延荣是个聪明人,他非常明白想要干成一件事,是需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否则便会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
李延荣最终选择了一条非常适合自己的道路。另外他的家人也是支持他的,这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鼓励。
当然,做出这个决定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李延荣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他只能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地走下去。当然,上天也没有辜负他的努力。很快,李延荣的蟑螂工厂便建成投产了。
随着蟑螂工厂的建成,很多人都知道了徐廷荣用蟑螂来处理食物残渣的事情,正好给苦于后续处理的餐饮业带来了一个福音。不少食堂和餐饮从业者纷纷找上门来,李延荣的第一桶金很快便赚到了。
其实,李延荣也曾经遇到过一些不顺利的事情。在创业过程中,他也像其他创业者一样,碰到过资金短缺的困境。但,由于李延荣做的是对环境有利的事情,所以在危急关头他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十分支持他这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的垃圾处理方式。
城市环卫中心还无偿地帮助李延荣从各个地方运送厨余垃圾,这就帮李延荣省下来一大笔经费,可以用来支付其他方面的开支。
这样,李延荣的工厂便解决了资金、技术和运输的问题,接下来的路便是一路平坦了。同时,政府十分鼓励李延荣的创业,还为他提供用地。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结合起来,李延荣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发展他的蟑螂事业去了,他的工厂的规模也逐渐壮大。
他用蟑螂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生产线,每个环节都是严丝合缝的,所以他的工厂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随着商业版图的扩大,他逐渐拥有了百亿身家。
如今,事业越做越大的他,并没有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局限于眼前的胜利沾沾自喜。他还在不断地努力着,继续在蟑螂身上下功夫,努力探索出蟑螂新的用途。他希望可以更好地更进一步地利用这个“害虫”。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日常生活中平平无奇甚至被视为害虫的蟑螂也适用这个道理。虽然我们觉得蟑螂不仅破坏家庭环境而且充满了病毒,但李延荣却眼光独到地发现了不同之处,发现了蟑螂身上好的一面,并且将这一面放大利用,成为对我们人类利好的事情。
我们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李延荣具有极佳的商业头脑。他能够通过几年前掌握的蟑螂的相关知识,迅速地与食物残渣产生联系,另外,他具有极高的行动执行力和清醒的头脑。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此看来,李延荣的成功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通过陈廷荣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对大自然的生物改变一下观念,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一定的道理。我们要着眼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小的地方有的时候也埋藏着巨大的财富。比如陈廷荣便是从一只小小的蟑螂身上挖到了百亿身家。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对人对事,我们都不能抱着以往的成见去看待。抱着成见看人,有的时候便会错过一个惊喜。换个角度看人看事,也许你会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有可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