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板功效与作用

龟板是甚么正名释名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龟科动物王八的甲壳(紧要为腹甲)。本品为王八的腹甲,形态如板,故名。

处方用名

龟板、制龟板、醋制龟板、酒制龟板、炒龟板。

性味归经

咸、甘,平。

入肝、肾二经。

(龟板是甚么)

化学成份

龟板含骨胶原,个中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其氨仿索取液有甾类化合物反响。柱层析分得两种结晶。灰分中含磷,钙等。

药理效用

1、龟腹、背甲所含化学成份及对甲亢阴虚型试验大鼠的药理效用类似,且背甲的出胶量为腹甲的2倍。据此可觉得将全龟甲做龟板入药亦无不行。

2、高浓度的龟板、龟壳(背甲)煎剂,对大鼠离体子宫有确定紧缩效用。

3、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按捺效用。

4、有壮健、解热、安宁效用。

选方搜聚上热下寒中药剂

地骨皮18克、炙龟板18克、炮附子9克、肉桂6克、川牛膝10克、葱白4段。

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服二周。

万家灯火冬日摄生-固肾(下)

龟鹿二仙子胶

鹿角克、龟板克、人参45克、枸杞90克,做成膏方。

此方适当阴阳两虚的患者。

鹿角补肾阳为主,龟板是补阴的紧要药物,人参补气。

明朝《医便》。

安康之路中医中药抗早衰全攻略-肾早衰

(龟鹿二仙子胶)

工效主治

1、滋阴潜阳,肾水素亏,肝失所养,虚风内动,肝阳上亢,因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头痛如裂、手脚麻木,甚则兄弟颤栗、口眼斜,半身不遂,时时采用龟板。本品为血肉厚情之品,甘寒质重,入肝肾二经,既善滋养肝肾之阴,又善镇潜上越之浮阳。使阴足阳潜,标本分身,工效最宏。敢明·李士材《本草图解》曰:“龟甲咸平,肾经药也。禀朔方纯阴之气而生,大有补水制火之功。”

2、养阴清热,《方剂化义》曰:“龟底甲纯阴,气息厚浊,为浊中浊品,专入肾脏,主治咽痛口燥,气喘咳嗽,或劳热骨蒸,手脚发烧,产妇阴脱发燥,病系肾水虚,致相火无依,此非气柔,贞静者,不能息其炎上之火,又取其汁润滋阴,味咸养脉,主治朝凉夜热,冷汗遗精,神疲力怯……病由真脏衰,致元阴不生,此非味浊纯阴者,不能补其不够之阴。”此因龟板成寒,直走肾经,大补真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阴液既足,水能制火,虚热自清。因虚热而至之咯血、劳热、脱发等证皆愈。

3、补肾强筋,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精血受损,腰膝痿软,筋骨不健,赤子囟门迟闭及五迟(即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遗精,阳萎,早泄。龟性善静,其甲伏地,阴气最厚,功补肝肾之阴,而有强筋壮骨之效。故明。李士材《本草图解》曰:“能强筋骨”。

4、补肾益心,心主血脉而藏神,阴血薄弱,心神异常。清黄宫绣《本草求真》:“龟板甘咸微寒,禀朔方之气而生,乃阴中至阴之物,入足少阴肾经,兼龟性有神,故能入心以通肾。”心主上焦,君火下交于肾。肾主下焦,真火上济于心。心肾订交,水火既济,神宁而寐安。若心肾不交,张惶不眠,怔忡忘掉,重用龟板,其证自安。

5、止崩疗漏,不在经期血量多者为崩,来时缓而淋漓继续为漏。肾气虚,封藏失司,冲任平衡,不能限制经血,乃成崩漏。正如《东垣十书·兰室秘藏》曰:“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坐镇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因龟板滋凉爽血,调补冲任,调节崩漏最效。

6、消积破聚,癥瘕有形,不变不移。积蓄无形,离合无常。每因情志愁闷,饮食内伤,致使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日久浩气不够,气滞血瘀而成。常见:癥积坚固做痛,形疲食少,神困乏力,面色萎黄或黎黑,舌质淡紫或滑腻无苔,脉弦细。龟板入肝脾二经,味咸,软坚散结,去瘀生新,故主治之。

7、消痈治疮,疮痈一证,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以至气血壅滞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软坚散结。龟板治疮痈既可突矬,亦可内服,突矬醋炙,煅存性,外敷有去腐生肌之效。内服水煎,凉血、软坚兼锯热毒,故为外科罕用。

8、截疟,善疗痃疟,《医略十三篇、卷九痎疟》曰:“痎疟者,暑热内伏,风寒外乘,寒乱于卫,暑逆于营,邪正交争于少阳内外,营卫之间,与伏邪相近之证也。”暑热内蕴,郁而化火,阴盛则热,故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暑热又耗气伤阴,滋长火势。功在滋阴截症,最善治之。

9、辨别运用,龟板与鳖甲,二药均性味咸寒,至阴之物。同为滋阴潜阳,息风静痉。清热除蒸,软坚散结要药。龟板为龟的腹甲、鳖甲为鳖的背甲。龟板甲色黑应水,入肾以滋阴,鳖甲色青应木走肝以除热。龟板补阴之力大于鳖甲,鳖甲清热之力大于龟板。各有特长,不行偏废。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9-24克。宜先煎,熬膏或入丸、散。

和合适忌

1、恶沙参、蜚蠊。(《本草经集注》)

2、畏狗胆。《药对》)

3、暴徒参。(《本草备要》)

4、妊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

5、病人虚而无热者不宜用。(《本草经疏》)

配伍运用

1、配鳖甲,二药皆咸寒,功能相类,多用于阴虚潮热,热病伤阴。虚风内动,经闭癥瘕等证,但鳖甲色青入肝、养肝血而软坚,龟板龟黑入肾,滋肾阴而降火。二药相须为用,养肝益肾,精血互化,正合肝肾同源之意,以部下元薄弱,恰是佳对。

2、配知母,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或素体阴亏,或热病伤津,阴不制阳,虚热内生,两颧发红,午后骨蒸,唇焦口渴,冷汗不只。二药合甩,龟板偏于滋阴,知母偏于降火。滋阴降火偏重,水能制火,火不灼津,相获利彰,投之立安。

3、配黄柏,龟板,明缪希壅《本草经疏》曰:“气息俱阴,入足少阴经,方家多入补心药用。”黄柏,性虽苦寒,但泻相火,清虚热,为肾经要药,龟板与黄柏配伍,龟板潜降,使心火下交于肾。黄柏除妄动之相火,使肾水上交子心。二药相须为用,得水火既济之义。

4、配元参,软坚散结,消积破瘕。二药皆咸,咸能软坚,治瘰疬痰核,癥瘕积蓄,痈肿疮疖等证,可收神功。

5、配二地,龟板配生地、熟地,《得配本草》曰:“佐二地,除阴虚火动”。二地滋阴,兼能凉血;龟板降火,兼能滋阴,相反相成,其效力彰。

6、配白芍,白芍养血柔肚,缓急止痛;龟板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二药投合,肝肾同治,滋水涵木。主昏迷头痛,虚风内动,可收标本分身之效。

7、配虎骨强筋壮骨,祛风静痛。《丹溪心法》虎潜丸,用此二药为君,治腰膝软,筋骨萎弱,腿足瘦弱,步履乏力。证因肝肾皆热,阴血俱虚,《素问、痿论》曰:“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是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肾气热,则腰疫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用龟板补肝肾之阴,用虎骨壮健筋骨、二药适用。负气血相易。阴阳相济,由热清而至步健。

8、配阿胶,滋阴熄风,治温病热邪久羁,热灼真阴,或滥用汗、下,重伤阴液,脉气薄弱,舌绛苔少,有意时欲脱之势。用阿胶伍龟板,皆味厚滋养,益阴养液,填补欲竭之真阴,以乎熄内动之虚风。《温病条辨》大定风珠,寓有此意。

9、配杜仲,《得配本草》论杜仲:“入滋养药。益筋骨之气血。”杜仲与味厚滋养的龟板相配,用治肝肾不够、腰膝疫痛。瘘软无力等病证,师循古法。效早考证。

10、配酸枣仁,酸枣仁机能养心安神,但《本草切要》曰:“性虽约束,而气息平庸,当佐以他药,方见其功”。枣仁安神,宜配龟板,治失眠心悸最效,以其于养心安神当中,复有重镇之功,相须为用,疗效倍增。

中草药手册

长按右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