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金星作品蜚廉

中国雕塑中最为广泛的品种要数石狮的艺术雕像。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石狮作为神兽、灵兽,上至皇宫,下至官衙、寺庙及民间,甚至陵寝墓地,其门首道口,都有镇守。

且不说石狮雕塑因南北文化各异而产生的艺术造型的多姿多样,单就其文化现象而言,石狮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精神崇拜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原本无狮,百兽中虎是王,真狮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定论。有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既便如此,汉武帝时,与匈奴战事频仍,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扣留十年,其是在匈奴的夹缝中得以逃脱才完成他的使命,故张骞第一次引进狮子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次出使西域局势已有转机,此时的汉朝控制了整个西域,为张骞引进狮子创造了条件;另一种说法即东汉章帝时从月氏国引进。倘若如此,狮子的引进便要推迟二百多年。但无论如何,狮子是张骞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成果。

真狮的引进在当时的社会是一件轰动朝野上下的大事,民间奔走相告、口碑相传,但除皇亲贵戚,一般人是不可能看到的,正是画匠描绘摹写,及后来石匠的精雕细凿,使狮子的形象被民间广为认知并流传开来。

到东汉末,已有以石头为载体的狮子造像出现。从此狮子作为灵兽、神兽、瑞兽一体的理想化神圣形象,被中国文化认同,石狮雕像风行于九州华夏,进入中国神祗文化的主流。

据佛教家经典《传灯录》记载:“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进入魏晋南北朝时,狮子自然就成为护法灵兽。各大寺庙宣扬佛法,举办法会,在佛祖诞生之日,都是由“辟邪狮子导引其前”。而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是狮子,于是狮子也成为佛家的开路兽。

神兽与狮子的形象有了某种暗合。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其面如狮,咧嘴鼓目,诡谲狰狞,有威猛森严慑人之气。再如楚地漆器中的翼师蜚廉,其腾跃的姿态,头与腰身、尾巴初具矫健迅猛神韵。

构思图稿

设计初稿

作品介绍

材质:和田玉籽料

尺寸:59mm*23mm*21mm

重量:39.8g

联络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