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创新提质增效南方新闻网

白癜风病初期 http://pf.39.net/xwdt/200119/7767767.html

开放式党建大考场、“大巴党校”、缉毒智判平台、排污权交易改革……浏览广东省市直机关第七届“先锋杯”工作技能大赛优秀参赛项目,一股开拓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党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工作质量,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联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以“抓党建促发展,抓创新促落实”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市直机关第七届“先锋杯”工作技能大赛,吸引了21个地级市直机关工委,以及省直、中直驻粤单位党团员和干部职工参与,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再次凸显。

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力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踊跃奉献“金点子”,凝聚起为广东改革发展努力奋斗的强大精气神。

党建创新

既有党建大考场又有流动党校

探索创新一直是广东机关党建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正是由于不断积极探索实践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才使得广东省机关党建始终充满活力,向着高质量发展扎实迈进。

纵观此次大赛的党建创新类参赛项目,几个显著的共同点清晰可见:大抓基层的导向鲜明,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提升的目标明确,服务干部群众的意识强烈。

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其中深圳大鹏街道党工委推行的“开放式党建大考场”,便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党组织班子成员都是‘考生’,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任何一项都可能被问到,不做足功课不敢来。”大鹏办事处布新社区党委书记钟思喜说。自主申请争头筹、班子成员齐上阵、社会考官唱主角……通过创新顶层设计,实现制度规范化、压力持续化、责任精准化、导向基层化,“开放式党建大考场”达到“真考、真问、真做”的目标。

据大鹏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介绍,“大考场”实行的是主动申请考核制,限定每年10月末为考核截止日期,前10个月,谁准备充分,谁先提出考核申请,逾期不主动申报考核的单位,将被点名强制考核。同时,要求各党组织以领导班子为单位接受考评,党委书记主汇报,班子成员全体“当考生”,被问到自身分管领域工作,必须现场回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广泛邀请新区党员代表、老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媒体代表及其他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现场‘考官’,‘挑刺’打分。”

通过“开放式党建大考场”,压实了主体责任、凝聚了团队合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党建业务融合。值得一提的是,人民群众获得了真实惠,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民生工程也加快推进,如一位群众代表提出独居老人关爱问题后,该街道很快实施“暖夕阳”服务项目,每月安排医生对年老及有疾病的居民进行陪护服务和上门体检,获得群众纷纷点赞。

除党建考核外,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也成为一些地区党建创新的方向。如今,在佛山市顺德区的镇村中,“大巴党校”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什么是“大巴党校”?原来,从年起,佛山市顺德区委组织部选取顺德区内有代表性的60多个教育基地和先进村(社区)编排12条路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和群众,统一乘坐由区委组织部免费提供的大巴,途中由党组织书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中央、省市区重大决策,并带着问题前往建设发展相对较好的村(社区)调研。

“在‘大巴党校’,农村骨干和普通群众不仅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思路和视野也得到拓宽。”顺德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专题培训的针对性更强,结合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取了60个参观考察点;培训形式也更多样,融合现场讲解、课堂教学、“大巴微党课”等多种授课方式,注重亲身体验和互动交流。“通过‘看对比、找差距、谋发展’,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形成全区各村(社区)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党建可以催生战斗力”,这一理念在此次的参赛作品中也多有体现。

最危险的职业、最神秘的警种、最艰巨的任务……这些都是外界对特警突击队的印象。也正因如此,提升队伍应急处突能力尤为重要。经过摸索,深圳市公安局雷霆突击队找到了党建这把“金钥匙”。

针对队伍建设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雷霆突击队创新“一二三”党建工作方法,即搭建一个“掌上雷霆”移动党建阵地,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党员服务队”两支队伍,完善三级谈心谈话、临时党小组制度和党员技能先锋岗三项制度。同时,瞄准打造铁一般的公安铁军、特警尖兵,严把队员“入口关”,坚持科学、高强度、多科目的训练,并且搭建起全省唯一的“水陆空”三栖训练体系。

“以党建带队建,用使命强化担当,队伍战斗力不断提升。”雷霆突击队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大队发展建设全过程,用忠诚和使命践行着“用我必胜、使命必达”的誓言。

工作创优

高科技为业务水平提升赋能

用大数据助力海关人工智能缉毒、以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外来物种……回顾此次大赛工作创优类项目参赛作品,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科技感、时代感十足,技术创新为各单位业务水平提升赋予强大动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毒品走私手段也逐步向“高、精、尖”发展,传统的缉毒手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广州海关开动脑筋,打造出缉毒智判平台,织就国门平安防护网。

年6月21日,一名乘坐亚的斯亚贝巴-广州航班的外籍旅客,因涉嫌藏毒被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抓获。此次帮了大忙的,正是广州海关推出的缉毒智判平台。

据广州海关缉私局项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数据、分类算法是该平台的重要元素,目前,该平台已完成旅检、邮包快件、货运、新型易制毒化学品积分研判四类模型,通过研判对象自动导入即可实现毒品走私“智能秒杀”。

互联网毒情开源信息来源广、数量大、信息隐蔽、语言多样化,以往民警通过逐项查询的方式进行采集,难以直接对开源异构信息进行结构化抽取。为此,广州海关汇聚全球开源毒情数据和海关、公安等闭源数据,建立标准化的毒情资料库,如今民警只需“毒情一键搜”就可以进行毒情研判。

与此同时,跨境邮包查验、日常办公效率也得到提升。据统计,在跨境邮包日增量60万的情况下,广州邮局海关每日精准推送约40个风险邮包,命中率高达95.7%;该平台还协助广州邮局海关完成了近宗案件线索信息的采集和文书的自动生成工作。

相较于毒品,在海关口岸,有一类“危险品”却不为人所熟知,那就是病媒生物。在此次的参赛作品中,就有团队致力于病媒生物鉴定技术的攻关。

在我国各口岸,病媒生物极易通过交通工具和货物进行跨境传播,严重影响我国国门安全,给国门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病媒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种类鉴定,是做好国门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口岸“提速增效”的内在要求。

病媒生物鉴定如何提速增效,成为中山海关技术中心卫检实验室岳巧云团队攻坚的目标。通过长年的研究和实验,岳巧云团队在全国首创病媒生物DNA条形码鉴定工作法。该工作法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漏检、效率低、费用高、风险高等问题,检测周期由原来的数周缩短为数天,检测准确度也显著增强,从而实现了口岸病媒生物鉴定方法的升级换代。

为了保证数据库收集的生物种类足够多样化,这些年,岳巧云带领团队踏遍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共收集了中国特有的病媒生物余种7万余头,获得DNA条形码数据近2万条,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病媒生物实体标本库和分子鉴定数据库。此举不仅解决了国际数据库缺乏中国病媒生物,尤其蜚蠊的数据匮乏的问题,还弥补了国际数据库相关数据的不足。

在此次的参赛作品中,类似的探索还有很多。如湛江市交警支队创新建立“天眼狙击”——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排查分析模型,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分析模型,从而缩小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排查范围、有效提高破案效率。

服务创效

为民解难题与简政放权并重

一枝一叶总关情。机关工作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上。围绕服务创效,各地各单位纷纷使出实招、好招,为人民群众和企业解决难题、做好服务。

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是广东的重要使命任务之一。老城区改造,更要下足“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此次来自广州的一件参赛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2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